盡管2017年首周A股市場迎來“開門紅”,但后續(xù)較大幅度的震蕩引發(fā)市場擔憂。春節(jié)前在資金面好轉、養(yǎng)老金即將入市的利好下,市場飄紅,這也令投資者重燃春季行情的預期。隨著猴年遠去,雞年能否迎來生機,主流券商普遍持樂觀態(tài)度。有券商預測,全年來看,A股有望實現(xiàn)10%甚至更高的投資回報。
海通證券(16.100, -0.13, -0.80%):
春季行情已在孕育中
海通證券指出,短期市場休整步入尾聲,為春季行情做準備。
海通證券策略分析師荀玉根認為,雖然短期市場可能還會有些波折,但春季行情已經在孕育中:第一,引起2016年12月份以來市場回調的利空因素逐步消化。保險投資監(jiān)管從嚴逐步消化,長期看險資投資股權資產的趨勢不變,資金面緊張望逐步緩解,歷史上12月中-1月中和春節(jié)前資金面整體偏緊,1月中下旬后自然緩解。第二,前期市場擔憂的問題未出現(xiàn)。2016年底市場擔憂年初居民換匯導致匯率快速貶值,但2017年年初第一周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值至6.852。第三,國內步入數(shù)據(jù)空窗、政策密集期,政策亮點推高風險偏好。
在荀玉根看來,年初1月-3月是經濟和盈利數(shù)據(jù)的真空期,政策變化成為影響市場的最主要因素。3月初召開全國兩會,政策著力點望集中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著重強調的深化改革,如國企改革、供給側改革,尤其是分別聚焦混改、去杠桿,及對外開放戰(zhàn)略的“一帶一路”不斷落實。同時,步入新的一年,保險、社保、養(yǎng)老金、銀行理財?shù)葯C構投資者,可投資金量上升,配置型需求正好偏好價值類公司。
展望未來,海通證券判斷上市公司基本面有望繼續(xù)改善,疊加改革深化,市場風險偏好提升,震蕩中樞有望繼續(xù)抬升。未來市場還會出現(xiàn)一些波折,需關注的潛在風險點,如去杠桿帶來的信用風險暴露、階段性通脹超預期惡化、特朗普上臺后大國關系磨合期的摩擦等。
興業(yè)證券(7.850, 0.03, 0.38%):
兩會前仍是結構性機會
興業(yè)證券發(fā)布策略報告稱,年初市場制約因素較多,仍是螺螄殼中的結構性行情:貨幣流動性將受制于通脹預期、匯率、去杠桿等因素邊際收緊;經濟基本面回升存在慣性,年初決策層缺乏進一步放松的意愿和動力;特朗普上臺后開始新政、歐元區(qū)多國大選,海外不確定性增加;美國寬財政下,通脹上行或導致2017年加息預期升溫,引發(fā)流動性拐點擔憂。
隨著“兩會”召開,政策不確定性下降,改革預期提升,投資者隨之提升風險偏好。國內大類資產中,A股的配置吸引力相對提升。
在興業(yè)證券看來,銀行理財規(guī)模達26萬億,保險產品規(guī)模也增長迅速,帶來龐大的絕對收益配置需求。同時其他大類資產的配置性價比下降,債券收益率反彈、信用風險快速上升、房地產階段性高位、商品波動率大幅加大等,相比而言,股權資產在估值上占優(yōu),將吸引資金的流入。
此外,多地密集出臺地產調控政策,給此輪將貨幣現(xiàn)象演繹得淋漓盡致的房地產市場降溫,地產小周期見頂,股權資產有望受益于房市債市資金溢出。
從國際視角來看,中長期來看A股配置吸引力也在提升。2017年發(fā)達國家面臨諸多風險,美國在特朗普上臺之后的政策方向、美聯(lián)儲加息進程、德銀危機和明年將要面臨的歐洲多國大選等。此前受資本流動及風險偏好影響最大,表現(xiàn)相對落后、當前估值也較為合理的新興市場,可能迎來配置資本的回流。中國作為新興市場“領頭羊”,國內優(yōu)質資產將受益于海外資本從歐美向新興市場的回流。人民幣正式納入SDR后,人民幣國際化將繼續(xù)加速,海外配置A股的渠道勢必進一步拓寬深化,深港通的開通也將帶來政策紅利。
光大證券(15.900, -0.10, -0.62%):
或呈現(xiàn)上下半場
光大證券認為,2017年A股市場不破不立,或將呈現(xiàn)為上、下半場。上半場,房地產投資下行帶動企業(yè)盈利增速回落;下半場,估值的安全邊際得以重建,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可能增加。全年來看,把握好節(jié)奏有望實現(xiàn)10%甚至更高的投資回報。
配置上,堅守價值,重藍籌和龍頭,尋找結構性機會。具體而言,看好供給約束下景氣回升的農業(yè)、石化、造紙,有望受益匯率貶值的電子、軍工,以及受益利率上行的保險和銀行。
改革仍是最重要的投資主題,特別是債轉股、混改、PPP等投資主題值得關注。在產業(yè)內生性規(guī)律和供給側改革的雙重驅動下,行業(yè)整合有望加速,市場集中度提升有利于行業(yè)龍頭企業(yè)。
光大證券董事長、總裁薛峰指出,中央重點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不僅有舊經濟與新經濟的“破”與“立”,還有舊發(fā)展理念與新發(fā)展理念的“破”與“立”。
在金融層面,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強調“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”,這種金融層面的宏觀審慎監(jiān)管加強,將有助于抑制金融周期的順周期性,最終也將有助于實現(xiàn)中央提出的“振興實體經濟”的目標。
此外,證券行業(yè)也要“破”與“立”。證券行業(yè)不能僅僅從短期盈利的角度去考量企業(yè)的發(fā)展,而必須從更廣闊的視角來看待企業(yè)的存在價值。只有深耕區(qū)域經濟、融入國家戰(zhàn)略,真正從客戶需求出發(fā),主動回歸投資銀行本原業(yè)務,承擔起投融資安排者、市場組織者、產品創(chuàng)設者、流動性提供者、風險管理者以及跨境、跨界、跨市場資源整合者的特殊角色,才可能擁有核心競爭力。
瑞銀證券:
全年盈利將增5.7%
瑞銀證券在大中華區(qū)年會上預計,2017年A股市場盈利將增長5.7%,可能有10%的上行空間。2017年底滬深300(3367.423, -20.54, -0.61%)指數(shù)目標點位為3750點。
瑞銀證券首席中國策略分析師高挺認為,2016年、2017年A股盈利將分別增長6.6%和5.7%,其中金融板塊迎來復蘇、盈利增速高達6.8%。
高挺說,隨著降息等不利影響的消退,以及不良貸款生成速度的放緩,銀行業(yè)盈利增長有望提速。而非銀金融將在低基數(shù)的幫助下有所回升。預計2017年非金融企業(yè)盈利增長4%。
在結構性趨勢方面,中國經濟結構性再平衡仍在推進,包括服務業(yè)占經濟比重繼續(xù)攀升,消費結構進一步向可選消費和服務傾斜,采掘和材料行業(yè)的投資仍在大幅放緩,對外直接投資則保持高速增長。這些趨勢為投資者提供了中長期的投資機會。
在投資主題建議上,高挺表示,大消費、人民幣貶值受益股(出口和跨國企業(yè))、高股息收益率、PPP投資受益企業(yè)方面值得關注。
海外投資者也對中國市場保持濃厚的興趣。瑞銀證券預計,2017年海外投資者對A股市場的參與度、交易量或將成倍增長。
瑞銀亞太區(qū)研究主管Damien Horth表示,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在不斷加速,同時整個亞太地區(qū)也在不斷進行改革,尤其是中國。中國目前在爭取實現(xiàn)增長與可持續(xù)之間的平衡,國企改革等是重點領域,這些改革將繼續(xù)進行。而深港通的啟動讓投資者對亞洲市場的興趣升溫。
談到哪些因素將對A股市場產生消極影響,瑞銀證券認為,A股市場中期下行風險包括:通脹率高于預期導致央行采取流動性緊縮措施、金融監(jiān)管趨嚴造成市場流動性緊張等。
國泰君安(18.990, -0.17, -0.89%):
風險偏好接力盈利修復
國泰君安在策略報告會上指出,2017年將是中國進入此輪金融周期下半場的元年,信貸增速將放緩,去杠桿措施有望加快推出。債轉股、國企混改將可能加快推進。
國泰君安宏觀分析師熊義明、花長春判斷,貨幣政策將更加偏向中性、審慎,預計廣義信貸增速由今年的17%放緩至13%。財政政策將更加積極托底,PPP項目入庫規(guī)模、落地率將會繼續(xù)提高,基建投資維持20%左右的高速增長。
2008年以來全球貨幣主義主導的政策格局進入尾聲,新一輪財政周期正在啟航。美國總統(tǒng)特朗普主導的財政刺激與反全球化舉措,或帶動其他經濟體進入同步的財政擴張傾向。全球財政周期的共振與貨幣周期的收斂,將使得過去幾年“金融資產泡沫化”與“實體部門低通脹”的扭曲進入逐步修復階段,對股票、商品市場構成有利格局。
國泰君安策略分析師張華恩認為,風險偏好接力盈利修復是A股新希望(8.010, -0.03, -0.37%)。本輪PPI上行驅動的A股盈利周期預計今年上半年見到階段頂點,系統(tǒng)性的盈利修復在今年會有所減弱,預計A股非金融全年盈利增速將在5%至10%之間,中期盈利擴張的拐點需等待資本開支周期的重現(xiàn)。但核心確立與新一輪政治周期發(fā)力,一帶一路、國企改革、債轉股等政策更加可期,市場將從盈利修復逐步切換到風險偏好驅動的行情。
資產配置上,金融去杠桿持續(xù)加碼,權益類資產吸引力進一步提升,預計2017年市場繼續(xù)維持橫盤震蕩格局,上證指數(shù)將在2800點到3500點的核心區(qū)間實現(xiàn)震蕩。
(轉自互聯(lián)網)
上一篇:遼源市正陽房地產責任有限公司
Copyright @ 2004-2019 0437.com All Right Reserved @遼源信息港|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| 中國互聯(lián)網聯(lián)合辟謠平臺 | 吉ICP備13002594號